照相机主要参数_拍照相机参数基本知识汇总
1.单反相机拍人像,参数应该怎样设定最合适?
2.单反相机常识教程
3.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4.单反相机参数常识
5.专业模式的各种参数及使用
6.照相机上的A、M、P、S分别是什么模式?
7.相机拍照常识
手机相机专业模式参数都是手机像素、曝光值(EV)、感光度(ISO)、快门速度、HDR。
1、手机像素:就是手机参数当中介绍的手机像素,但是,不能单纯的依据像素的高低来评价手机的拍照质量,除了像素外,衡量手机拍照质量的的因素还有感光原件以及手机的系统算法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普通的手机拍出来的照片,能够秒杀很多千万像素以上手机的原因。
2、曝光值(EV):曝光值越大,手机拍照的照片亮度越高,过度曝光甚至可以导致照片全部呈现白色。曝光值越低,照片亮度越低。通常手机的曝光值默认为0。
3、感光度(ISO):通俗来说就是手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一般ISO值为64-3200,ISO值越高,成像越模糊,噪点(照片中的小黑点)越多,在户外一般设置为100,室内为400或者自动调节。
4、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手机拍照时进光量的多少,比如拍外景,就应该调慢快门速度,方便捕捉更多的光线。
5、HDR:HDR是用来平衡高曝光区域和暗部区域的,使用HDR能够既包含高光部分又保留暗部细节,能够让色彩的层次更加丰富,HDR模式比较适合拍天空、湖泊、树木等外景,不太适合拍人像。
单反相机拍人像,参数应该怎样设定最合适?
摄影新手在刚拿到相机的时候,对于相机上的繁多的功能按键可能并不是很熟悉,更不用说去设置这些参数了。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相机通用的参数设置,引导大家快速学会使用相机拍摄照片。
1、感光度的设置
对于相机的感光度,也就是ISO,我们建议优先手动调整为100,除非曝光三要素需要调高ISO或者对照片的画质要求并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让ISO设置为AUTO。当然,夜晚等弱光场合拍摄,没有闪光灯的话一般需要提高ISO。
2、拍摄模式的设置
拍摄模式并不复杂,主要有自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P档、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手动曝光等模式。
日常抓拍、记录生活旅游等题材可以选择自动模式或P档;
拍摄人像、风光、静物特写等需要考虑景深问题的题材,建议用光圈优先模式;
拍摄运动类题材,如体育运动、慢门拍摄等,建议用快门优先模式;
想要操作感,或者在较为复杂的拍摄环境中,可以选择手动曝光模式。
3、白平衡的设置
白平衡的设置,一般可以将白平衡设置为“自动白平衡”,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还原环境真实色彩的目的,同时想要调整环境氛围,可以选择在后期对色温参数进行调整。
4、测光的设置
测光,大多数时候选择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平均测光)即可,对整个拍摄画面测光,能满足大多数场景的拍摄。还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光区域是画面中间的1/3左右)、点测光(画面单点3%~5%左右的区域)可供拍摄者选择。
5、对焦的设置
对焦模式,常用的就是单点自动对焦AF-S、伺服自动对焦AF-C、智能自动对焦AF-A和手动对焦。
单点自动对焦AF-S:半按快门对焦一次,使用较为频繁,适合拍摄静物摆拍等;
伺服自动对焦AF-C:拍摄移动主体常用,半按快门可以保持追踪对焦,适合抓拍;
智能自动对焦AF-A:自动选择AF-S或AF-C,根据主体是动还是静;
手动对焦:手动调整对焦环,没有使用限制,一般在自动对焦不能使用或出错时才用手动对焦来调整。
6、曝光补偿的设置
曝光补偿,在程序自动模式、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等模式中才有用,它的调整很简单:
当照片亮度适中的时候,保持对着“0”处即可;
当照片偏暗时,增加曝光补偿;
当照片偏亮时,降低曝光补偿。
7、照片格式的设置
照片格式主要有两种:JPEG和RAW。
JPEG格式:可以直出,占用内存小,适合拍摄生活旅游等不太需要后期处理的照片;
RAW格式:占用内存大,保存较多的原始环境色彩,照片大多偏中灰色,需要经过后期处理。
8、照片风格的设置
照片风格的设置有多种,比如自动、标准、人像、风光等等,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建议选择标准即可,等后期对摄影更了解、对相机的使用更熟悉之后再来挑选或设置不同的照片风格。
9、驱动模式的设置
相机的驱动模式,就是单拍、连拍、延时自拍等模式,大多数场景的拍摄我们选择“单拍”即可,按一下快门拍摄一张;拍摄精彩画面、抓拍运动瞬间时,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连拍”;而延时自拍可以用来给自己自拍,或者拍摄慢门时来降低相机抖动,避免手按快门引起抖动。
10、焦距的设置
焦距的设置一般是对于套机镜头,套机镜头基本上是变焦镜头。我们想要拍摄到更宽广的视野画面时,将镜头变焦环调到最小即可;想要拍摄到远处的画面时,只需要拉长镜头即可。同时较广的焦距拍摄出来的照片景深更大,较长的焦距拍摄出来的照片景深较浅。
单反相机常识教程
拍摄不同的人像,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参数可以设定。不同场景适合不同的参数,只要适合当前场景就是最合适的参数。对我来说拍人像最重要的就是以下两个方面,供大家借鉴。
1,?相机参数
相机的参数设置相对于镜头来说要简单一点,最重要的是保证拍出来的照片不会因为手抖而影响拍出来的人像跑焦。只要熟练地掌握了以下的档位,就可以轻松地拍出自己满意的人像照片了。以下三个参数,对照片会有不同的影响。
l?光圈
相机上的光圈决定了快门速度的快慢,如果不充足的进光,会导致照片一片黑或者抖动模糊。所以适合的光圈非常重要。光圈分为以下两种可供参考:
1)大光圈:它能使得人物的边缘与背景变得模糊,给人一种梦幻的氛围感。也使得人物在画面中非常出挑,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或物品。
2)小光圈:小光圈相对于大光圈来说,它有更深的景深,背景细节会更丰富,使用得当,能使得人物和背景都非常出彩。
l?快门
快门可以配合着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快门的快慢,焦距越小的镜头,快门越慢,相对地来说,如果长焦用了慢的快门的话,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因为抖动而一片模糊。快门又分为高速快门和低速快门。
1)高速快门
适合用来拍摄体育等需要拍摄快速运动的人物。
2)低速快门
可以用在创意人像的摄影上,比如流光人像,背景慢速的人像。
l?ISO
感光度决定了光圈和快门的下限和上限,一般来说能用越低的ISO越好,但是也得根据现场的情况不同来作出调整。太高的iso虽然能保证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但是相对的照片的噪点就会增多。在拍摄人像想获得胶卷感,其实也可以适当地调高iso来制造一点噪点哦。
2,?镜头参数选择。镜头是所有参数里面最直接影响拍摄效果的参数。而镜头的参数,也分为两点:
l?镜头的焦距
想拍人物写真或者证件照,那就需要一个50~100MM的镜头,这样可以更突出人物,把背景分离,长焦能获取更强的空间压缩感,而且相对人物畸变更小,更接近被摄者本身的样貌。相反的,如果想拍摄带风景的的人像,那就可以选择24、28、35MM。这些类型的镜头除了更小的景深,也能容进更多的景物,而且更大的畸变可以让人像产生不同有趣的效果。
l 镜头的光圈。
在相同的焦距和距离下,光圈越大,背景虚化越厉害。比如f1.4的光圈肯定要比f4的光圈需要效果要好。
以上的所有参数,只要能熟练运用之后,拍起人物来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常见单反相机镜头参数常识
1. 单反相机入门的常识是什么
初学数码单反相机的18个注意事项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
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
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
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
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
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
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
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
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
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
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
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
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
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
2. 单反机的入门知识
单反机菜鸟入门(转贴) 0点 在网上学习的时候看到这篇文章不错,来和大家共享。
凳 一般全手动相机的功能转盘上都有如下几个档: P,击A,刔S,刍M (其它功能略) 所以要是想学学摄影,処想从手动中得到乐趣,凴买相机一定要带以上四个功能档。凯 一般数码相机对P,凵A,刃S叫做部份手动功能,凇而M才称作全手动功能。
刕 相信大多人买了相机后一直使用auto档,冻其它档很少接触,凛担心拍不好。凡 准备工作: 相机实际操作请看使用说明书,凛如果你连这些功能在哪里都不知道,凳就谈不上学习了。
凇因为你的相机可能和我的不同,凼我说这功能上相机顶上?柯达是在机身后面的。凷佳能A系是在机顶上的。
凤什么按纽调整里面的参数,刊都要看一看。凛 看完说明书后你知道这几个档是如何操作的了,凣但熟练则是靠多用、多比较、多练。
凹 设你已经知道这些功能在相机上的位置及调整方法,刍那么就可以: 实操: 1、善用P档(程序自动爆光)来学习M档(全手动) 其实P档与自动档(auto完全由相机自动控制)区别不大,刄常用它来拍比自动档auto要好一些,凛可以手动调整ISO/白平衡/色彩模式等功能,刧但光圈和快门是程序自动由测光结果产生的。凪 当P档半按快门不放时进行自动测光得出光圈与快门值,凹LCD屏上出现此时的光圈与快门的值 如:- 1/125 - F4.0 这就是自动测光的结果 以此搭配,刐我们将功能转盘,凷转到M档,出这时看到屏幕上有快门与光圈值的调整 我们按set键选择其一 用方向键左右/上下将快门速度调到 1/125秒 再按set键箭头指在光圉值上,刚将F值调到 F4.0 (以上按键各相机有不同,刃不过大同小异) 这时M档的“爆光值”就和刚才P档操作时相同了,凙拍出的相片也是同样效果(光线充足时与AUTO档相似) 2、M档应用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拍风景时,刢经常拍得天空太亮:过爆 拍人像时,刈经常拍的人物过暗:爆光不足 这时我们可以用M档,凡对着景物先用P测光得到快门与光圈值 设得到的值是:1/250秒 F5.6 我们在拍风景时,凗屏幕大部份画面是天空,刈这时可能会过量爆光,凯我们在M档可以减少一到两档光圈 如 1/250秒 F7.1 (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或 1/150秒 F5.6 或 1/200秒 F7.1 这样就减少了爆光量,刑跟据实际情况,删选择适合的快门与光圈组合很到理想的效果。
击 如果是拍人物,判我们会发现背影光很强,凼使得人物爆光不足面部偏暗,划除了用闪光灯补光外,刉我们还可以M档降低速度或增大光圈值,删如 1/125秒 F5.6 或 1/200秒 F4.0,凸这样我们就增加了爆光量,刏这个时候就可以保证了人物的爆光正常,分但背景也许会爆光过量,分但这时的人物是主体,凞如果反差太大,凝我们就可以选择其它方式,刧如不要在逆光下、用反光板、闪光类等手段。刣 实际操作时我们可以拍多几张,初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凑初学习时多在电脑上对比,凖可以用软件ACDSEE看的基本信息,刅得到我们当时拍的相片时的爆光值。
分这样就可以对自己拍的进行评价与改进。凭 当觉得M档难以控制,凤那么初级阶段,出那还是多用用A、S两档,凓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功能的区别: 3、S(快门优先)、A(光圈优先) ·快门优先 把相机转盘调到s处,划或者在菜单设置曝光模式为s,凝即是快门优先功能,凶快门速度由你设定,凎光圈值程序跟据测光自动得出。
凷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処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函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凸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刏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凣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凹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凴然后进行拍摄。出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凟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刈例如拍摄行人,凯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刟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切 另外如:拍烟花效果 为了获得大面积烟花绽放的效果,凙我手动设置了快门值为8秒,几因此拍出了一张绚丽奇彩的烟花,凙如果不是使用快门优先而是光圈优先或者自动曝光,刢那拍出来的烟花因为曝光时间太短画面可能只是几点“星星之火”。凸 ·光圈优先 转到“A”字母处就是光圈优先了,则有的是在菜单里面设置光圈优先的。
分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刊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凯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凬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刚在拍摄人像时,刀我们一般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划同时较大的光圈,凮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判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凼我们往往用较小的光圈值,刓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刊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刡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凣 不过对于素质不佳的镜头,凊光圈全开时相片成像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凹镜头在较小的光圈下通常成像质量较好 同样可以用S档和A档半按快门所得的测光值来使用M档。
凾 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档去拍,出这时已。
3. 求高手赐教
一个一个问题来吧:1、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单讲就是把传统高档使用反光板的相机的胶卷换成了数码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它在很多性能(速度,宽容度,景深,高感)上有卡片机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
限于篇幅跟新手能否理解的问题,这个在百度百科上面有详细的原理解释,新手直接把它看做“取景窗看到的即为拍到的,拍照速度很快(3张到8张每秒),价格不菲的高档相机”即可2、曝光和光圈知识,请参考下面的推荐教材,铺开了说又是一大堆简单讲,曝光涉及三个因素:快门速度,光圈大小,ISO,这三个参数都会影响曝光结果3、有关品牌:简单讲,就是人像佳能,风景尼康 说的是佳能拍MM皮肤白点好看点,尼康锐,拍风景跟男人合适些(但不见得就不能拍MM)选购单反看的参数很多,稍微给您点有关参数的建议:单反很昂贵,您要根据自己需要慢慢选择单反的参数太多了,列出几个关键参数您值得往上砸钱的:1、感光元件大小:菜鸟会说像素越高越好,老鸟会说感光元件越大越好,感光元件越大意味着高感下表现越优秀,宽容度越高,CMOS优于CCD记住:像素绝对不是越高越好,像素只是参考作用,成像质量跟机身,镜头都有关!2、对焦系统:对焦点越多,越好,同样对焦点情况下十字对焦点越多,性能越优秀,对焦系统对抓拍,捕捉快速镜头十分有用,是单反的主要参数之一3、机身,小的,塑料的比较低档,大的,金属的比较高档,实在对各种参数感到迷糊的话,这个是个一定管用的判断标准4、是否有机身对焦马达,有对焦马达的能自动对焦,否则只能上有对焦马达的镜头或者手动对焦,这个决定了您是否能用性价比高的低端镜头,带马达的镜头都很贵,相比机身对焦有些慢,而且比较高档,您得慎重考虑5、取景器覆盖率,这个是光学性能,非常重要!范围越大愈好,高档机基本都是100%6、连拍速度决定抓拍性能,处理器型号影响最终画质(越新的处理器越好)都比较重要7、全画幅机跟半幅机在画质,宽容度上有质的区别,对镜头选择也非常重要8、是否有钱上一支成像好的镜头是最终照片质量的决定因素9、机身防抖:有一个防抖的机身是非常方便的10、高感光度表现:夜景(特别是日出日落)拍摄非常重要,这个要看具体机身对比,实际效果跟参数关系不大不值得砸钱的功能:1、 照相机CMOS连续工作会影响寿命,而且实用意义不大,您买的毕竟是相机,不是DV吧?2、LCD分辨率:照片在电脑上看都是一样的,毕竟您最终会用电脑而不是相机来欣赏作品吧3、过高的快门速度:例如1\4000秒快门跟 1\8000秒快门区别不大,那个是拿来拍穿过苹果啥的用。4、除尘系统:没有良好的使用习惯,再好的除尘系统也得老老实实拿到售后去清洁。
5、是否翻转屏:基本就是一个噱头6、手感,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您感觉“专业”的机身,别人有可能感觉是“笨重”也说不定。7、N,C之选:新手价位的话选哪家都差不多,作为佳能黑的我认为低端尼康还是比较厚道的,而玩高端的话就应该选佳能了,低端的宾得性价比非常高也值得考虑(纯个人意见)给个网站:蜂鸟网讲基础中关村在线查数据必看推荐教材《纽约摄影学院教材》,这个是很经典的从0开始学摄影的入门书看完了你不仅入门,就是中级技术了,可以考中级摄影师资格证的慢慢来如上,希望能帮上忙。
4. 怎样学习单反相机知识
从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学起,再学习端稳相机,这些都是基本功,然后就是构图,用什么都能练习构图,旁轴、单反、卡片机、甚至是手机,四根手指。
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种题材摄影的书,后来看构图方面的书。现在你看看纽约摄影学院出的书吧,少看那些什么单反相机速成、圣经之类的,误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书,比如摄影思想。
看一些摄影,绘画作品,增加自己的鉴赏力。拍照时千万不要用自动档,全手动是极有乐趣的,没照好不要怪相机,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对,哪些方面还要改进,多听听摄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谈技术与想法,多想想按快门之前的事;少依赖后期,少谈论照相机,少买卖照相机。
实践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总结的步骤,下面每一步都是练好了再练下一步。第一步:拍摄相片内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
第二步:拍摄相片内主体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第三步:以高速快门拍摄。
第四步:以低速快门拍摄。第五步:拍摄低速运动的物体。
第六步: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第七步:夜间拍摄。
第八步:拍摄低调照片。第九步:拍摄高调照片。
第十步:追随拍摄。第十一步:摆拍,用自然光。
第十二步:摆拍,自己部光。第十三步:抓拍,表现大场面。
第十四步:抓拍,表现人物表情。第十五步:想方设法把自己拍进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现相机。
第十六步:自己创新。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闪光灯。
你会觉得以上越来越难,但通过了,自己的水平就涨一块。
5. 怎样学习单反相机知识
从光圈、快门、焦距、感光度学起,再学习端稳相机,这些都是基本功,然后就是构图,用什么都能练习构图,旁轴、单反、卡片机、甚至是手机,四根手指。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种题材摄影的书,后来看构图方面的书。现在你看看纽约摄影学院出的书吧,少看那些什么单反相机速成、圣经之类的,误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书,比如摄影思想。看一些摄影,绘画作品,增加自己的鉴赏力。拍照时千万不要用自动档,全手动是极有乐趣的,没照好不要怪相机,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对,哪些方面还要改进,多听听摄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谈技术与想法,多想想按快门之前的事;少依赖后期,少谈论照相机,少买卖照相机。
实践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总结的步骤,下面每一步都是练好了再练下一步。第一步:拍摄相片内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第二步:拍摄相片内主体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第三步:以高速快门拍摄。第四步:以低速快门拍摄。第五步:拍摄低速运动的物体。第六步: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第七步:夜间拍摄。第八步:拍摄低调照片。第九步:拍摄高调照片。第十步:追随拍摄。第十一步:摆拍,用自然光。第十二步:摆拍,自己部光。第十三步:抓拍,表现大场面。第十四步:抓拍,表现人物表情。第十五步:想方设法把自己拍进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现相机。第十六步:自己创新。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闪光灯。你会觉得以上越来越难,但通过了,自己的水平就涨一块。
6. 单反相机怎么拍照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lock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EV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的曝光度。
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
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
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
注: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
7. 单反相机入门知识
没有什么专供初学者使用的单反相机 。
你如果要买单反相机 ,你可根据你目前的经济状况适当地选购一台,不必考虑什么初学不初学 , 什么入门 不入门。
1、
在选购时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品牌,因为各品牌之间的镜头不是相互通用的而且镜头和机身也是可以单独购置的。一但选择了某个品牌 , 一般来说,你将一直使用这个品牌。
因为如果机身今后要更新,你会舍不得原来的镜头,反过来也是一样。
2、
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买好点,正常情况下相机不是两三年就报废的你可以一直用下去
一直用到不可用为止。
所以我说没有什么专供“初学者”使用的单反,所谓“入门级”这算是商业语言,不必受它忽悠。
3、
至于品牌,我看如果同价位,差别都不是很大,就象学习成绩分到底谁好?个人认为你可以在
尼康、佳能、这几种中选择,我也不特别推荐哪种,因为它们都各有特色。
4、
开始你也不要过多地考虑选择什么什么镜头,多考虑一些机身问题。先配个套头就行了
一方面它的价格低(性价比较高)先使用起来。
另一方面,等你提高了,你懂多了,你也有主见了,那时再考虑不迟 。
单反相机参数常识
1.单反镜头的基本知识
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的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 AF 卡口还是 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 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用的特色技术等; 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方式如“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
根据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 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主要表述其属于第几代产品。
================================================== 不同镜头,最先让人去认识的必定是它的焦段,如何辨别和认识不同焦段的常用范围,是最基本、最需要去掌握的知识。 焦段介绍: 10mm左右的焦段,是超广角焦段。
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照出来的角度非常大,很有冲击力。 24mm左右的焦段,是小广角,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旅游纪念照用这个焦段不错。
50mm左右的焦段,是标准焦段,视角平易近人,变形少,主要用于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85mm左右的焦段,是中焦段,这个焦段主要用于拍人像,静物等。
200mm左右的焦段,是长焦段,这个焦段常用于抓拍,特写等。 500mm左右的焦段,是超长焦段,这个焦段就可以打鸟了,也就是拍鸟。
500mm以上的超长焦,打鸟更方便,隔一个操场远 *** 很轻松。 长焦,超长焦还经常被用在体育摄影。
总结发言: 镜头上通常有几个数据:焦距(段)\光圈\最近对焦点(PS:现在很多都没有这个参数) 比如说:某镜头参数为“18-50mm F2.8-3.5 0.5m-∝”。就是说,这个镜头的焦段是18-50mm,在18mm广角端的最大光圈是2.8,在50mm最大光圈是3.5,最近的对焦点(广角端)是0.5米。
基本参数无论什么牌子都是这样,至于其他的字样,比如u *** 、macro等参看每一个品牌的说明。 一般是光圈越大越好,广角比标准贵,大炮长焦更贵,恒定光圈比非恒定好。
.另外,还有好多其他方面的参数,比如是否有色散片、金属还是塑料、有没有MACRO等等,有太多的影响因素。
再有,广角拍风景,中焦拍人像,长焦去打鸟或者运动场合。这也只是最基本的说法。
================================================== 单反镜头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产品占据了大部份,另外如宾得(Pentax)、适马(Sigma)、图丽(Tokina)和腾龙(Tamron)等知名品牌也各有一片天地。下面将系统地简介上述品牌镜头的标识含义。
CANON: 佳能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用的不是球面镜片。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
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
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
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ic Diaphragm 。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在近距离拍摄时,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
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
2.相机镜头参数如何解读
4.8mm是焦距,1:3.2则是恒定光圈 数码相机: 等效于35mm镜头 目前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即35mm胶卷相机)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会涉及到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35mm胶片的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由于35mm焦长的广泛使用,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标尺,就像我们用米或者公斤来度衡长度和重量一样,35mm成为我们判断镜头视野度的一种标注。例如,28mm 焦长可以实现广角拍摄,35mm焦长就是标准视角,50mm镜头是最接近人眼自然视角的,而380mm镜头就属于超望远视角,可捕捉远方的景物。
3.找人介绍单反相机常识,佳能的镜头那些参数 都是什么意思
以佳能的“小白兔”镜头为例: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EF表示镜头卡口为EF卡口,相应的还有EF-S卡口,适合APS-C画幅的机身,在全画幅机身(如5D Mark II和1Ds Mark III)上无法使用。
70-200mm表示该镜头的焦距范围,如果只有某固定数值则表示此镜头为定焦镜头,镜头焦距范围意味着镜头的视角变化范围,变焦比(即200/70=3)越大的镜头一般来说成像效果越差,因为要兼顾多个不同焦段的成像所以镜片数量增多,对入射光线的影响更大。因此一般定焦镜头成像效果要好于变焦镜头,因为其镜片数量少对光线影响就小。
F2.8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光圈越大意味着镜头的通光量越大,对于弱光拍摄更为有利,此外还能获得更浅的景深(即更好的焦外虚化效果)。一般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不超过F2.8,定焦镜头则F1.8、F1.4甚至F1.2都可以达到。
L表示属于佳能专业级镜头,意味着更好的成像质量、更坚固耐用的做工以及更高的价格。
IS即Image Stablizer的缩写,标示图像稳定器,配有IS镜片组的镜头可以有效抑制因抖动对画面清晰度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得长焦镜头的手持拍摄更为便利。
USM即Ultrasonic Motor的缩写,是佳能专利的超声波对焦马达技术,可以提供安静迅速的对焦。
某些比较特殊的镜头还有"DO"这样的标示,即为Diffractive Optics的缩写,表示多层衍射镜片,其作用相当于多个消色差镜片的组合,DO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小镜头体积和重量,使远摄镜头轻量化。
以上是佳能镜头的常见参数,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4.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1、18-200代表镜头的焦距范围(说白了就是变焦远近),f代表光圈系数,光圈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2、光圈是可以自动调节的,也可以手动调节。一般单反都会有光圈优先和手动档,都是可以调节光圈的档位。
3、如果是入门级的话450D或者550D就足够了,性能和成像都不错。初学者用18-135mm is或者18-200mm is的头足够了。
is代表镜头防抖,焦距在135或者200毫米的时候对防抖就很有必要了。光圈也没必要追求太大。
因为大光圈的价格高,而且非全幅机上配大光圈的镜头意义不大,就如同捷达车安个保时捷的轮胎。 本回答被提问者纳。
5.常见佳能镜头的参数有哪些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
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
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
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
在近距离拍摄时,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这也是佳能高档专业镜头普遍拥有的标识之一。 L:豪华,英文全称 Luxury 。
它只会出现在佳能的专业镜头标识信息中,是顶级佳能民用镜头的标志。这类镜头通常前端还有红色装饰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红圈头”。
S-UD:S-UD 玻璃, 英文全称 Super-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S-UD 玻璃镜片。
S-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一片 S-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D:UD 玻璃,英文全称 UD glass 。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UD 玻璃镜片。 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两片 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Ultra-Sonic Motor 。使用 USM 技术的镜头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
另外,标有“ Ultrasonic ”字样的镜头也同样是指使用了超声波马达。实例说明: EF 24-105mm f/4L IS USM EF 镜头 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为:佳能 EOS 相机专用EF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24-105mm ;最大光圈系数4;红圈豪华版镜头;具备影像稳定器;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通常表示该镜头是 AF 卡口还是 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 1、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 mm ; 2、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3、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用的特色技术等;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另外,在不同品牌的镜头标识上,我们还能看到相同的一些信息字样,如: CF Micro:全程微距,英文全称 continue focus micro 。这类镜头都可以在所有焦距段下直接调焦到微距拍摄状态。
Macro:微距功能。表示该镜头具有微距拍摄能力,通常都是达到 1:2 及以上放大效果。
Fisheye:鱼眼镜头,达到特别的鱼眼畸变效果。 R:红外线,英文全称 Infra Red 。
红外线摄影时调焦基线标志,刻在镜头的镜筒上。 SC/MC:单层 / 多层镀膜。
Tele:长焦段镜头。 Zoom:变焦镜头。
还有那些初级影友不太常用到的、与德国光学工业有关系的镜头,如徕卡、蔡司等镜头前面都会加上类似“Distagon”这样的单词。”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这些镜头的标识文字通常是印刷或者蚀刻在镜头前端的压环上,同时也有在镜身上印刷相应字样的做法。
一些特殊镜头,会在“f-”制光圈的标识下,进一步标识出“T-”光圈标识,比如:Minolta STF 135/2.8[T4.5]。另外那些初级影友不太常用到的、与德国光学工业有关系的镜头,如徕卡、蔡司等镜头前面都会加上类似“Distagon”这样的单词。”
6.单反相机镜头知识我想了解数码相机中单反相机镜头的各种参数指标及
以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
5-5。6G IF-ED为例: 。
AF-S 镜头由超声波马达驱动,对焦迅速、宁静。
DX 数码专用镜头标识。 VR 尼康的光学防抖系统标识。
18-200mm 焦距。 广角端是18mm,长焦端是200mm。
f/3。5-5。
6 最大光圈,18mm时最大光圈为F3。5,200mm时最大光圈为F5。
6。 G 型头没光圈环。
调整光圈只能在自动相机的机身上设置,装在手动机身上只能使用最大光圈。 IF 内对焦,调焦时镜头长度不变。
ED 超低色散镜片。 选镜头,首先关注的一般是镜头尺寸、包括光学变焦倍数。
对于光学变焦倍数,不要贪大,光学变焦倍数越大,成像质量一般是越差的,像上面提到的这款镜头,由于光学变焦倍数偏大,达到了11倍之多,成像质量是较为一般的了。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会更好,但使用起来适应性差。
所以,建议选3到4倍的光学变焦倍数的镜头。 如18-75mm等。
至于具体的焦段,一般最常用的是35-105mm等效焦距,所以,当只选一个镜头的话,首选包涵有这一等效焦段的镜头为好。
其它的,多看几个镜头的测评,就可以所有理解的。
7.单反相机镜头知识
1、18-200mm等数值就是传说中的焦距,说白了就是变焦远近,像眼睛或放大镜的焦距一样,相机镜头类似放大镜,这些数值就是他的焦距, 30mm之下,是广角端30-100属于标变区 ,100以上属于长焦区了,根据不同拍摄需要,要用不同的焦距。
f代表光圈系数,光圈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2、单反相机的光圈是可以手动、自动可调的,你可以拿着镜头转动光圈,看到中间的圈会变大变小,那就是光圈。
一般单反都会有光圈优先和手动档,都是可以调节光圈的档位。 3、入门级的镜头选择没有什么标准,一般都是从价格、功能、成像质量和品牌这几方面考虑,入门的不建议买太贵的,所以推荐以下几款: (1)50mm/1.8 定焦,大光圈,人像出色,价格不贵,入门练习首选; (2)Tamron (中文名腾龙)17-50mm f/2.8 焦段好,成像出色,大光圈,轻便,风景人像皆可。
在各项测评中更有超出佳能L头的素质,较好的焦段更可成为你的常用头。就是是副厂的,会遇到跑焦(就是对焦不准,拍出来模糊)等问题; (3)长焦头的话佳能EF-S 55-250/4-5.6 IS 镜头(佳能IS防抖长焦头),这个只是你要是没钱但又想照远景的选择,如果有钱,不建议用,建议买佳能 EF 70-200/2.8L IS USM(就是传说的小白),或者同一焦段不带防抖的佳能小小白,这两款才是最好的选择。
镜头的分类又可依焦距、依光圈分和依镜头伸缩调整等方式分类。 (1) 依据焦距分类有固定焦距式、伸缩式、自动光圈或手动光圈等类型。
(2)依据焦距数字大小区分分类有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等类型。 (3) 依据光圈分分类有固定光圈式 ( fixed iris ) 、手动光圈式 ( manual iris ) 、自动光圈式 ( auto iris ) 等类型。
专业模式的各种参数及使用
1.初学单反相机该注意哪些基本知识
焦段 常常听人问到DSLR相机的镜头“是几倍的”,请注意,这是极端外行的问法。数码相机诞生时,由于镜头焦距小得可怜,为了与传统135镜头的焦距区别开来,所以用了只说变焦倍数而不说实际焦距的做法,这样会让人忘掉小小的焦距和小小的感光面积,这其实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障眼法。
但DSLR使用的是135相机的镜头,它通常是以实际焦距为指标,比如17-85mm,就表示这支镜头的变焦范围是17mm~85mm。如果硬要问镜头是几倍的,那么这支镜头是5倍变焦。
这样换算很不科学的道理在于,由于DSLR是可以更换镜头的,如果换上70-200镜头,那么变焦倍数还不到3倍,但是基数却是从70mm开始,其实要比前面那支5倍变焦的镜头看得更远。 即使是消费级相机,光学变焦倍数带来的最终结果也是与起始基数有关,并非所有相同倍数的视野一样,因此消费级相机的倍数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2。焦距转换率 目前主流的DSLR中感光器的尺寸尽管比消费级相机所使用的大了不少,但仍未达到135胶片的规格(除非是全画幅相机),所以装上135相机的镜头时,拍出来的影像范围会跟135相机不同,通常必须乘上1。
5倍(尼康产品)或1。6倍(佳能产品)。
例如,当尼康DSLR装上一支50mm的镜头时,其视角就相当于50mm*1。5=75mm焦距时的视角。
但仅仅是视角相当,某一焦距的光学特性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即使是消费级相机在宣传中号称的“相当于135相机的**mm~**mm”,也仅仅指视角相当,光学效果则无法“相当”。
3。单反的快门是纯机械快门或电子控制的机械快门,快门时滞极短,按下快门后能立即成像,是抓拍利器。
开机速度只有几百毫秒,连拍速度也很快。而消费级相机则是纯电子快门,存在严重的快门时滞问题,这一弱点堪称消费级相机的软肋,因此它拍静物尚可,但不适合抓拍运动物体你所得成像,往往不是你按下快门时的那个动作。
4。?单反相机的取景是通过镜头取景,看上去很亮堂,而且你所看到的画面,就是你将要拍到的,通透的光线使对焦时更容易观察。
消费级相机是通过感光器与LCD取景,在亮度和色彩的观察方面均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不易察觉,在暗处更会看不清画面。消费级相机上即便有光学取景器,其光路也不是从镜头中穿过,因此同样存在视差。
镜头可以根据拍摄主题来确定使用何种镜头,可以更换。而消费级相机的镜头无法更换,并且镜头质量比DSLR的镜头要差得多。
2.单反镜头参数
镜头参数就是指镜头的焦距、对焦范围、最大光圈以及镜片数量。
对于家用机来说焦距是大家最关心的。这个数据一般被折合成135相机的焦距,用毫米(mm)表示。
数值越大焦距越长,相反就越短。长焦可视角度小,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放大;广角可视角度大,可以将近处的物体缩小,以便拍摄更多的画面,一般用于室内摄影和近距离建筑的拍摄并利用镜头的畸变获得特殊效果。
现在很多厂家多疯狂推荐广角,很多人也认为用广角拍集体照很合适,不过请注意广角头都存在一定的畸变(比如桶形畸变),如果镜头设计的不好这个会表现的很明现,用它来拍的人像会变形的。 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 28-105 mm 等效焦距没什么好说的,28mm就是大家说的广角,后面数值除上前面得到的就是几倍光学变焦。
实际焦距 4。6 - 17。
3 mm 这款数码的焦距 对焦方式 9点AiAF 单点自动对焦 把屏幕分成9个区域,自动对焦,也不需要你多操心。 普通对焦范围 45-无穷大 cm 相机允许的最近对焦距离,小于这个距离相机无法自动对焦。
微距对焦范围 3-60 cm 该模式下相机允许的对焦范围,同上 最大光圈范围 F2。8-5。
8 前面这个数值越小越好,不过常见的是2。8或3。
5。 广角端 28 mm 镜头类型 伸缩式 镜头会伸出。
另外一种是潜望式,比如像索尼T系列,此种镜头不会伸出,伸缩式镜头成像质量要好于潜望式。 随便找个稍微说明一下。
另外等效焦距在35mm一下就算广角。最主要的是要去实际试一下机器,亲自感受一下比较好。
f=7。4-44。
4是指的G7的实际焦距是7。 4-44。
4mm,不过很多人更习惯于看等效135焦距,因为习惯问题。G7的等效135焦距是35-210mm。
你不会真看上这款机器了吧…… 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给我发信息。
3.相机镜头参数如何解读
4.8mm是焦距,1:3.2则是恒定光圈 -----------------------------数码相机: 等效于35mm镜头 目前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面积都小于普通的135胶卷(即35mm胶卷相机)的面积,所以其镜头焦距很短,说到其镜头焦距时常不会涉及到其实际的物理焦距,而说与其视角相当的35mm(国内的135)相机的镜头焦距,也就是说,其“镜头的视角相当于XX”。
35mm胶片的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由于35mm焦长的广泛使用,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标尺,就像我们用米或者公斤来度衡长度和重量一样,35mm成为我们判断镜头视野度的一种标注。例如,28mm 焦长可以实现广角拍摄,35mm焦长就是标准视角,50mm镜头是最接近人眼自然视角的,而380mm镜头就属于超望远视角,可捕捉远方的景物。
4.那种微单反好应该注意什么参数
微单和单反是两种不同的机型。
单反的取景系统中具备反光板,所以机身尺寸大;微单的取景系统主要是用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取景),抛弃了单反中笨重的反光板取景系统,所以机身远比单反小巧了。
一般业余爱好,选中低端单反还不如选一款微单:小机身+高画质。 选择微单,建议选感光器尺寸大(感光器尺寸越大,照片画质会越好)。
如: 。
索尼 NEX-5R套机(16-50mm),报价5200元; 索尼 NEX-6套机(16-50mm),报价6300元。
索尼微单 NEX-5N套机(18-55mm),报价3900元,性价比高。 特色—— 1610万像素的Exmor APS HD CMOS感光元件(与中端单反同一水平),Exmor APS HD CMOS是业内大受好评的感光元件之一,高画质、低噪点,不受弱光环境的影响,大大提升了相机的夜景和室内拍摄能力,高达约10张/秒得连拍速度。
首款用触摸屏的微单相机。
3。0英寸Xtra Fine触摸式液晶屏(用TruBlack“纯黑”技术),用的电容式触摸屏比一般的触摸屏更为灵敏,并具备重力感应;具备可翻转功能;具备触摸对焦、触摸快门等。
具备1,920*1,080 50p AVCHD的动态影像拍摄(摄像过程中可连续自动对焦)。
具备笑脸快门、智能全景、支持连续追踪对焦、带有丰富的可定制的照片效果及创意风格、带有DRO和HDR两种动态范围优化功能、三个硬件级按键功能可以自定义、内置丰富而全面的帮助及说明、美肤功能效果显著、带有手持夜景及运动防抖功能、小巧靓丽、综合性能强悍的NEX-5N: 。
照相机上的A、M、P、S分别是什么模式?
专业模式的各种参数及使用介绍如下:
1、手机拍照专业模式参数最佳的方法如下:工具:华为mate40pro、鸿蒙OS0、相机设置。在手机桌面点击打开相机。在底部选择点击专业选项。进入专业模式选择设置拍照参数。
2、手机相机专业模式参数介绍:ISO是感光度,在光线比较暗的时候,调高参数,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会提高;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也可以调低参数,达到较好的拍照效果。
3、手机相机专业模式参数:快门:打开相机专业模式,字母S是指快门时间,快门就是外面光线进入手机的时间。ISO固定时,快门数值越大画面越亮,快门数值越小画面越暗。
4、专业模式下的对焦方式。建议使用AF-C自动连续对焦模式,这个对摄影初学者较好用,随手就拍,免去老对焦的麻烦。摄影进阶者可以自行选择AF-S单次对焦和MF手动对焦模式。初学者需要拍摄,请设置1080P、30fps以上。
5、日常拍夜景的话,建议大家设置在400-800之间,这样拍出的夜景比较理想。如你想拍摄突出灯光效果比较强的夜景,也可将ISO参数调至100左右,使用脚架长时间曝光。这样可保持影像品质清晰锐利。
相机拍照常识
1、p是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类似于自动模式。它可以在p文件模式下独立设置iso和曝光补偿参数,适用于短期快照和对相机了解不多的新手。
2、a档位是光圈优先模式。在此模式下,相机的光度控制系统自动计算所需的曝光值,然后根据选定的光圈大小确定快门和ISO的数量。
3、M档是全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感光度、色温等可以独立调节。如果背景可视化需要大光圈,可以设置光圈。在室外拍照可以得到所需的曝光量、景深、颜色等。这是摄影师常说的专业。
4、S档是快门优先模式。曝光模式与光圈优先级相同。在此模式下,相机光度控制系统计算所需的曝光值,然后根据其独立选择的快门数确定光圈和ISO。由于快门可以控制,这种模式适合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直接拍摄烈日
数码相机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直接拍摄太阳或者强光,单反相机虽然只是快门按动一下进行曝光,强光对传感器影响比较小,但是长时间的对着强光很可能会损坏相机的测光系统。而卡片相机光路是直接对着光源的,传感器一直是处于工作状态,对着太阳时间长会造成传感器的老化,所以尽量不要去尝试拍摄太阳,特别是中午的烈日。
2、卡片相机开启“休眠”,缩回镜头
对于镜头可以伸缩的卡片机而言,其伸缩镜头都是很脆弱的,建议最好开启相机的“休眠”功能,这样在一段时间不进行操作后镜头可以自动缩回,自带镜头盖会关闭,避免镜头在无意的磕碰中损坏变形,轻触快门就会回到拍摄状态。
3、不要经常在户外将镜头从机身上拧下来
不要经常在户外将镜头从机身上拧下来,在户外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灰尘。更换镜头时,要在灰尘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在室内完成,刚刚扫完地或者刚刚叠完被子均不可更换镜头。
百度百科:照相机 (利用光学原理成像并记录影像设备)
1.照相的一些基本常识
摄影基本常识(一)——相机的分类相机问世至今约150周年,由於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已演变出许多种的类型,而想接触摄影就必须对这些相机有最起码的了解,以下便是依不同的分类法予已分类,大家可作为参考: (一)依观景器系统区分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它是利用镜头后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捕捉到的画面加以反射,再利用五口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2.观景器系统:它没有所谓的反射镜及五□镜,光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 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不同,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二)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
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而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动对焦的相机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三)依相机使用的软片大小来区分: 1.使用35mm底片的相机 --- 135 相机 底片大小24mm x 36mm ,这是目前大众最常使用的底片。 2.使用布朗尼底片的相机 --- 120 相机 此种相机可装 3种不同大小的底片: ~ 57mm x 57mm ( 简称 6 x 6 ) ~ 56mm x 70mm ( 简称 6 x 7 ) ~ 60mm x 69mm ( 简称 6 x 9 ) 3.使用软片盒的相机 插盒式装片的相机有两种规格 --- 126 相机 --- 110 相机 4.使用特殊底片相机摄影基本常识(二)---镜头 最原始的相机是一个开有小孔的暗箱,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小圆孔 ,再射到感光片上,因光线是散发的,通过小孔会继续散开,原本由点发出的光线在感光片上是形成圆,影像便由许多的圆而不是点构成,自然不够清晰,於是发明了透镜来取代圆孔.单一凸透镜片是最简单的透镜,但仅比小圆孔还好一点,影像并不够清晰便造成像差.若用多片透镜组合,使各片透镜的像差减到最小,就是现在所有相机普遍用的复式镜头.在介绍镜头前,必须先解释一下〃焦距〃这个名词,就单式镜头而言,焦点与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复式镜头的焦距俗说是焦点与光圈位置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焦点与镜头后节点的距离,望远镜头的后节点远在最前镜片之前,广角镜头则在最后镜片之后,所以依镜头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便以焦距的分别来介绍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他的视角约50度,也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所以又称为标准镜头.一般初 学者多由标准镜头开始练习,待进步到标准镜头不够 用时再换其他镜头.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 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焦距多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 的焦距越大. 2.广角镜头:因摄影角度广而得名,适用於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又能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既.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是焦距28mm,视角为72度.120相机的50,40mm的镜头便相当於35mm相机的35,28mm的镜头. 3.长焦距镜头:适於拍摄距离远的景物,景深小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但体积笨重且对动态主体对焦不易.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135mm以下称中焦距,135-500称长焦距,500以上称超长焦距.120相机的150mm的镜头相当於35mm相机的105mm镜头.由於长焦距的镜头过於笨重,所以有望远镜头的设计,既在镜头后面加一负透镜,把镜头的主平面前移,便可用较短的镜体获得镜体获得长焦距的效果. 4.反射式望远镜头:是另一种超望远镜头的设计,利用反射镜面来构成 影像,但因设计的关系无法装设光圈,仅能以快门来调整曝光. 5.巨像镜头(marco lens):除作极近距离的巨像摄影外,也可远摄. 镜头型式 焦距(mm) 摄影角度 鱼眼镜头 8 180 超广角镜头 15 110 20 94 24 84 广角镜头 28 74 35 62 标准镜头 50 46 中焦距镜头 85 28 105 23 135 18 长焦距镜头 200 12 400 6 超长焦距镜头 600 4 1200 2 以上是镜头大约的分类,希望可作为各位的参考!摄影基本常识 (三)---光圈照相机的镜头有一个控制透光量的装置,就叫光圈.光圈开的大,透光量便大;开的小,透光量便小.但只靠光圈还不能完全描述作用於软片上的光线 强度,镜头与软片间的距离也有关系,也就是和镜头的焦距有关系.焦距小光 圈离软片较近,光线的作用便较强.有一个名词--光圈系数,光圈系数是将 镜头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所得的值,用f表示.例如有甲乙丙三镜头,甲镜头 的焦距为50mm,。
2.数码相机拍照有哪些常识
数码相机拍照实用技巧6则
■宁波 黄轲
即使你有传统胶片摄影的经验,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
问题,以使拍摄的照片更加完美!
1.小心取景误差
常见的数字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是旁轴式的,从光学取景中看到的景物与镜头实际拍
摄的照片不是通过同一个光轴的,被摄物越近视差就越明显。光学取景器中往往有一些
近摄补偿标志告诉拍摄者大致的误差。使用LCD取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
是LCD的分辨率并不总是和相机的CCD成比例的,在我的测试中发现许多相机LCD上看到的
图像也不能在剪裁上与照片完全一致。如果你对所摄景物照片是否百分之百满足要求非
常关心,最好自己拍摄检查一下。
2.不要过分相信LCD
数字相机的方便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可以立即看到拍下的照片,如不满意可以
删除,马上重新拍摄。对于构图取景、用光等明显的问题当然可以立即发现,但对焦不
准、相机抖动等小毛病可能在分辨率很低的LCD显示屏上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不必迷信L
CD。和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到好照片的重要前提是拿稳相机、对准焦点。我们发
现有的相机LCD亮度和色彩还原都有些误差,从LCD上看到的拍摄结果与最终在计算机显
示器上的图像差异还不小。仔细比较几次之后用户就可以适应这种差别了。
3.保证相机稳定
数字相机的快门时滞往往大到接近1秒,许多人使用数字相机时按完快门就放下了拿
相机的手,结果在快门打开时相机在移动,得到了模糊的照片。使用LCD取景可以让拍摄
更加方便,但手一离开会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而且这种晃动往往不为拍摄者察觉。所以
如果你的数字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尽量使用它,把相机靠紧头部可以有效地减轻晃动--
你还得到了附加的报偿:由于关闭了耗电巨大的LCD屏,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更长了。在
光线不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以保证相机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不会晃动
4.准确对焦
现在的数字相机都会自动聚焦,但机器并不能代替你做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
点一般位于画面中心,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画面中心的物 *** 置调整焦点距离。如果你的
构图恰巧是主体偏离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机对准主体,半按着快门之后再重新构图和
拍摄。在光线较弱或被摄物反差不大时我们发现有许多相机难以找到正确的焦点,这时
可以找一处和被摄物离相机相同距离而且反差较大的物体先对其聚焦,然后改变构图拍
摄。
5.用适当的分辨率
用户购买数字相机往往喜欢挑分辨率高的,也喜欢用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拍摄。其实
许多应用场合(如网页、照片打印等)并不需要200万像素的,这时使用较低的分
辨率可以让你拍摄更多照片,相机处理速度也更快一些。
6.用最优光圈
数字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
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从最大光
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
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使用小光圈可以扩大景深,
这一点在近摄时尤其明显。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
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会有所改善。
3.单反摄影入门知识有哪些呢
1、拍静物、花卉鱼虫 A档,光圈F5。
6以上尽量大,焦距50以上,靠近被摄物可使背景虚化。光线强iso100,光线弱iso400以内。
鲜艳模式,中央或点测光,注意对焦,可用居中、对比构图(四周留空间),机位降低、半蹲或平视。太暗适当+0。
7EV曝光补偿。 2、拍人 A、M档。
若拍人物特写:参照拍静物,锐度适中,注意对焦在眼睛或重点部位,居中构图;若拍人景搭配,中等光圈F8,焦距最广,构图三分、黄金分割。iso100尽量低,raw格式,注意脸部曝光正确,因宽容度不足导致其他部位过黑、过曝,可后期曲线拉回。
人物着装颜色要区别背景。动作姿态:头痛牙痛肚子痛腿痛、仰望天俯视地、落寞背影、舒展起跳等,可借助身边道具。
3、拍景 A、M档。晴天iso100,、F8、1/200左右,阴天iso400,A档整体测光。
广角体现广阔(有畸变),中焦写实,长焦切割空间造虚化。 注意安全快门。
介绍几种滤镜:UV(紫外线滤光镜),作用保护镜头镀膜;CPL(偏振镜),作用增色、消除玻璃水面反光;ND(中灰密度镜),作用减少进光量、延时,拍水神器;GND(中灰渐变滤镜),作用前期天空颜色渐变,有蓝橙绿灰等种类。如遇光比过大(天太亮景太黑),则保证景物正常曝光,镜头中天空部分用黑卡纸遮一会儿,减少进光量。
4、拍夜景 M档。上三脚架iso100,没有则iso1600以内,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开启降噪,raw格式。
1、F8以上小光圈(如F11)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注意安全快门。2、净化场景:延长曝光时间(如F22,iso100,快门10-30秒),行人可从画面上消失,不留痕迹,反光板预升减少机震,遮住取注意安全快门景器、避免杂光从后进入影响画质。
流动车轨同理。3、拍光斑:最大光圈,最远焦距,正对散布的光源,手动对焦拧出光斑,或对焦最近的前景。
5、夜间人像 M、夜间人像档。原理是集二次曝光(一次闪捕捉人物,一次闪捕捉背景)。
上脚架、或稳定依托调,自动白平衡,iso400左右。M档:F2。
8-8,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夜间人像档:参数无需调整。
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再闪一次,所以中途人不要离开和晃动。可实现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漂亮,不至于一团黑。
6、追拍,拉焦,旋焦 追拍:T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车辆移动(有脚架便于控制方向),可营造动感的车辆效果。 运动中的人同理。
光强弱决定iso大小。 拉焦:T档,快门1/30左右(需搭配变焦镜头),先对焦,按快门瞬间拧动变焦环,即拉伸镜头(过程中保持手臂稳定),可拍出径向缩放、光线拉伸效果。
上脚架可延缓拉焦动作,如小光圈配合快门2秒匀速拧动,可实现更细腻更有变化的效果。 旋焦:T档,快门1/30左右,先对焦,按快门瞬间,以镜头中心为轴(Z轴),小角度晃动机身(XY平面内),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可拍出径向旋转效果。
多用于小物件在中央部位,四周陪衬杂乱的场景。 7、拍流水或喷泉 T档。
喷泉:快门1/200足以凝固水珠。 适当光圈,注意对焦。
流水:上脚架,iso100,快门1/50左右,可拍出绸缎丝感。若在黄昏天色渐暗,F16,快门2-10秒,可使丝绸感更细腻。
运用ND滤镜效果更佳。注意构图和机位,前景中景远景需俱全。
8、拍烟花 M档,使用快门线,三脚架,F8,B快门:从烟火腾空瞬间按住快门,绽放坠落后松开。 在2枚烟火间隔时间,用黑板纸遮住镜头,可拍出多烟花重叠效果。
水平转动机身角度,可拍出整排壮观烟火。 9、拍鸟和月亮 拍鸟:A档,iso100,长焦镜头(200以上焦段),最大光圈,如机器高端可追焦,则设置连续自动对焦,放连拍。
如机器普通,则上脚架耐心等候,预先对焦在鸟儿可能落的位置,后切换手动对焦,取消raw格式(因SD卡读写速度限制),放连拍。 拍月亮:M档,上脚架,iso100,长焦镜头(300以上焦段),F8-10,快门根据夜色明暗调整,最好液晶屏取景,放大手动对焦。
10、拍水滴和烟雾 水滴:M档,iso100,F8,快门1/200,无线引闪器,外置闪光灯(指数1/8左右)。 机位与水面接近,容器和背景要干净,用滴管或者吊水瓶上方固定位置,用铅笔点住落点,自动对焦后切换手动对焦,闪光灯放正上方、侧后方、正后方效果均不同。
掌握滴落的节奏,放连拍。多多耐心尝试。
烟雾:设置同拍水滴。深色背景,闪光灯放侧后方,对焦方式同拍水滴。
4.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
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
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
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
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
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5.基本拍摄常识
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你买了普通相机,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也就是说,要调大光圈.光圈: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
也就是说,物体运动越快。3。
夜景要用慢速快门。 普通数码相机大多都是自动调节,少数的可以手动调节曝光。
只有专业的相机才需要全部都手动调节,所以,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环境暗,越需要快的快门.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1.曝光度越大,照片越亮,反之越小。
就是说,如果环境比较暗,就要调高曝光度2。
6.普通照相机在摄影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摄影的过程应该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这些发现的过程。在这个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思考而使我们周围杂乱的事物变的有序。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要突出强调我们发现的事物的哪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的次要因素。
我们会希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某个主题,以表达我们自己是如何被它感动的。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决定:取景器里应该包括那些东西,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应该舍弃什么内容,这个思考过程称为“构图”,然后看看自己手里的相机的性能,在自己使用的摄影设备上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考虑:使用什么白平衡模式、如何曝光。如果是单反机使用什么镜头、如何用光等等。
摄影的过程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和有的。摄影创作的任务就是对可见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这个设计是要靠我们用自己的大脑去主观控制的。要我们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应付在摄影中遇到的构图美学以及摄影器材的技术问题,如果想拍出精彩的照片,对摄影技术和美学知识两方面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但作为摄影,第一先是要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清晰,要是拍出来的画面一团模糊,不但没有美感,严重的连拍的主体细节都看不清楚,那就失去了记录某个场景的意义了。
户外摄影需要注意: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 *** 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光进行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光的痕迹(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
7.照相机基本知识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